3月21日, CMDC2025第十五届中国医疗行业数据大会在北京启幕。大会期间,国际知名的医疗科技品牌施乐辉(Smith + Nephew)亮相现场并一举摘得2024年度中国医疗设备“优秀进口品牌奖”荣誉,此次获奖不仅彰显了其在骨科、运动医学领域的深厚积累,更向行业展示了未来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。
前沿技术引领,实现多领域里程碑式突破
作为科技领先的研发型企业,施乐辉持续以创新技术推动行业发展革新。在运动医学耗材领域,施乐辉推出了国内首个革命性肌腱修复生物解决方案产品——REGENETEN肌腱修复生物诱导支架。该产品通过I型牛跟腱胶原蛋白结合多孔设计,促进肌腱软组织的自我愈合。REGENETEN肌腱修复生物诱导支架被国际肩肘关节大师,美国骨科医师协会(AAOS)前主席、北美关节镜协会(AANA)前主席、杜兰大学医学院运动医学部主任Felix Savoie教授对REGENETEN给予了高度的评价:“REGENETEN是第一款刺激血管再生,是重建性而非修复性的产品。如果你相信生物学的话,这是一个巨大的进展”。
在骨科领域,施乐辉全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CORI,可告别对术前影像的依赖,通过超高频极速红外线追踪导航工具的实时建模与动态稳定性分析,将关节置换精准度提升至新高度;而OR3O双动髋关节系统则以优异的稳定性设计及便捷的操作性,有效降低术后脱位风险[1]。
本土化战略深化,技术适配与供应链夯实并行
面对中国市场的需求特点,施乐辉以“技术国产化+需求本土化”双轮驱动战略加速布局。LENS 4K摄像系统作为施乐辉国产化的重要产品之一,其国产化举措不仅将交付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1到2周,还针对中国手术室空间特点优化了设备的集成度,搭载的全中文操作系统,能够实现与国内主流医疗影像平台的数据互通,进一步帮助简化医生的操作流程。
本土化不仅是生产布局的转移,更是技术创新与服务的深度适配。施乐辉作为研发驱动的跨国医疗科技企业,现已形成了“研发-生产-服务”的本土化协同全链路。在服务端,施乐辉构建了覆盖全国的本土专业化售后服务网络,超过80%品类的本地库存配件,可将设备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,大大降低了医院设备停机的风险。此外,施乐辉团队还面向中国医生研发定制化培训课程,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,帮助其快速掌握新技术的应用。
通过全球技术本土化改造+本地服务敏捷化支撑的双轨机制,施乐辉既保持了在骨科领域的技术优势,又通过快速响应中国医疗政策变化和临床需求,巩固了“植根本土、辐射亚太”的战略优势,真正实现“在中国,为中国”的长期承诺。推动中国医疗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
来源:中华网,若涉及侵权,请立刻联系删除
上一篇:上海医疗展 重大突破南通援疆医疗专家成功实施融合影像前列腺活检技术
下一篇:没有了